What's New最新消息

>What's New
採訪報導
11.Nov.2025

埔里美術館前進海外交流 張家銘「無色之花」綻放展場

埔里美術館館長張家銘11月初才受邀到福建莆田工藝美術城,參加2025莆田工藝品博覽會,除了在展場進行創作,也把飯店當成臨時工作室,藉由畫作與其他木雕、泥塑創作者深度交流。 剛結束福建莆田行程,張家銘館長11月11日再度跨海到台灣企業家王慶祥於廣州設立的大新美術館參展,馬不停蹄推動埔里美術館海外交流計畫,為了這次展出,擅長生態畫作的張家銘館長,特別先在莆田飯店內創作2幅拿手的花系列作品,並取名為「無色之花」,再運送至大新美術館參展,不但免除從台灣跨海寄送作品的繁瑣程序,也兼具就地取材減少碳足跡的環保創作概念。

image_123650291 (28)

image_123650291 (33)

每一次的移地創作,都是一場關於「限制」與「生成」的實驗。 在陌生的環境裡,材料往往不齊、顏色並不完整——然而正因如此,創作變得更接近生命的本質:不完美的條件中,仍要讓某種美誕生。 這件作品是在顏料有限、部分顏色缺席的情況下完成。原本豐富的色譜被迫收斂,有些顏色成了主角,有些色彩成為稀有的資源。這樣的侷限,反而逼迫我以更直覺的方式與畫面搏鬥,用線條取代層次,用節奏取代色彩的飽和。

image_123650291 (27)

image_123650291 (37)

 花的形象,在這裡不只是植物的再現,而是一種「仍要綻放」的意志。它們像是在缺乏陽光與水分的土壤中頑強生長——象徵創作者在資源匱乏的現地環境下,依然選擇以最純粹的感知與手勢完成創作。就像花朵面對再惡劣的環境,還是會找到生命的出路,堅持綻放。

image_123650291 (36)

2025「璀璨十年 上善若水」展覽共有14位台灣當代前衛藝術家與12位中國大陸藝術家,加上2位台灣與中國大陸策展人,共有28位藝術工作者,而張家銘館長等15位台灣藝術家加上策展人曾英棟,讓這次展出充滿台味。策展人曾英棟與廣州大新美術館創辦人王慶祥都是台南人,兩人除了有地方淵源,也都喜好藝術,曾英棟本身就是藝術家,在台南成立甘樂阿舍美術館逾十年,而王慶祥2015年先在故鄉台南推動藝術森林計畫,2018年還創立台南大新美術館,王慶祥相邀曾英棟擔任策展人辦展,也是10年前結下藝術善緣後的成果。

image_123650291 (30)


image_123650291 (38)

張家銘館長表示,這次埔里美術館不只是來參展,而是用行動展現「藝術在生活中」的信念,希望讓更多人看見埔里、看見創作、看見藝術的美好。

 
gotop